根管长度测量仪的使用心得

浏览量:2970   发布日期:2014-09-14

根管长度测量仪的使用心得

对于选购的建议,视各位医生的经济能力和诊所的定位而定。有条件的当然首先进口的VDW,森田和登士柏。如果是基层1-3的椅位的小牙科,可以选择国产市场占有率比较的高。我看过一些资料,说韩国产的根测仪是进口品牌里价位比较便宜的。说啄木鸟也有生产根测仪。只是我在平时工作中没有亲身应用。所以请手中有各种型号的根测的医生朋友们,不吝把自己的心得也写在文章的评论处,使得各地的医生们能公正合理地,不受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去选购根测仪!

如何提高根测仪的准确性?

我自使用森田的根测仪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机器测量根长后,做到每个牙都有插上扩大针拍片。手感法+根测仪+X光片三者结合,进行根管长度的测量。因为没有左严格的统计学计算,从所做400多颗前牙后牙插针拍片的情况,出现根测不准,欠了或是超了的情况不会超过25例。

引用下范兵教授的论述,比较通俗:

影响电子根测仪准确性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1:根尖孔的大小。根尖孔愈小,准确性愈大。一般成年人都可以用电测法。但有根尖孔发育不全的喇叭口的根尖孔患牙不能用。

2:根管内的干燥程度。根管内愈干燥,准确性越大。根管内有大量的脓血,应开放引流或封药,待能干燥后再进行测量。

以上两个因素互相联系。只要有一个因素能保证,即可准确测量。根尖孔大,如干燥彻底就可以测准。根尖孔小于0.4毫米,即使根管内有脓血也可以测准。故老年患者在做全部的去髓术的同时,就可以测量根管长度,存活的牙髓不影响测量!

确定工作长度的临床考虑(本来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整理的,草稿写完回宿舍翻了下以前的读书笔记,是阅读北京医大牙髓病学课本做的读书摘抄,专家们写得精炼有条理,所以照搬下。惭愧!!)

一:测量工作长度的条件和时机

测量工作长度时,髓腔预备应已完成,开髓孔和髓腔应与根管口成直线通道,保证小号的K锉(8#10#15#)能无障碍地到达根尖区。

小号的不锈钢K锉(8#10#15#)是寻找和疏通根管以及测量工作长度的最佳的工具。

二:影响确定工作长度的因素

由于根尖区2-3毫米处的牙本质和牙髓碎屑的堆积,导致根尖孔堵塞,肩台形成,根尖孔偏移和测穿等,都有可能影响获得工作长度。

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患者的任何反应都应该受到重视,怀疑工作长度不准确,应及时修正!

三:冠部参考点的选择

工作长度一般应精确到0.5毫米范围。因此,牙冠部的参考点应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不变,而且容易确认。需要调整咬合的牙齿应先调磨。最好不要选用充填体或者薄弱牙尖做参考点。

四:止动片的作用

止动片就是扩大针上面的橡皮小浮标。主要用于标示工作长度。浮标上的缺口或标记有助于确定不锈钢器械的预弯方向。

我个人的使用体会:

无论何种机型的根测,都是存在声音辅助测量的。我主要是通过插针拍片总结,认为:寻找根尖孔的临界发声很重要!

一般测量时,将扩大针插入基本干燥的根管内,当针尖尚在根管内,无声音报警。当针尖恰好到达生理根尖孔的牙骨质牙本质界的时候,会出现“嘀--嘀--嘀--嘀”断续有节奏的报警声。这个时候是最佳的,可部分医生觉得不好把握。当针尖超出根尖孔时,无限连续的不停的,或是急骤的“嘀-----------”的长音。针尖稍退,即无长音,稍进立即长音。这个时候将扩大针橡皮浮标移至切缘或是窝洞边缘。拔出扩大针,测量针尖到标记点的长度,就是根管治疗的工作长度。

即在“嘀--嘀--嘀--嘀”有节奏发声声下稍进,听到“嘀-----------”的长音后退,无长音嘀声后,这个中间的临界值做好扩大针标记后,测得长度—(减)0.5毫米,为安全的准确的根长范围。

为什么这样说呢?通过大量的拍片检查,在临界值时插针拍的片子,针尖是刚好到达根尖。可X光时二维拍的不立体。牙体解剖学的学习告诉我们。大多数的根尖孔其实开口在牙根尖的侧方的。而不是大家固有概念里根尖孔就在牙根尖顶处。如果不按减0.5毫米的长度去做根充,有可能会造成牙胶尖的超充!这个就麻烦了。。

简单归纳下,出现误差的几种情况:

1:国外的书认为根管内要微湿润。我个人的体会是:是尽量干燥!在插针时出现声音断续不稳时,可以用三用枪朝根管内持续吹干。此时再继续测量,才更准确!

2:年轻恒牙,大家较关注前牙。我所遇到几个后牙治疗的。测量出现不准的。遇到一个28周岁的上颌两边的第一磨牙都要根管治疗的。根尖孔特别大,机器叫到位了,插针一拍,吓一跳!黑色的K锉超出根尖都3毫米了,患者也没有直觉。这种情况大家要警惕!

3:尽量选择合适的测量扩大针。一般的原则是:针尖应大于或等于所测牙的根尖孔的直径。我个人的经验是上中切牙我一般首选红色扩大针。上侧切牙,我选择黄色扩大针,白色的次之。上尖牙,选择红色与蓝色。后牙的话一般是(8#10#15#)首选。以上所说选择法,因每个人的手法和患者的牙体的个体差异而不同。我只是举个例子,希望大家不要教条搬用,而是在工作中去体会与总结!

4:关于根管内存在残髓的问题。如果有残髓炎,做测量时候,未有声光报警即有探痛的,可确诊残髓炎,并可以明确残髓存在的部位。我处理此类残髓的比较便捷的方法是:往根管内如坐塑化术一样操作,滴入几滴武汉产的复方碘甘油制剂(内含微量的碘酚),1-2两分钟后,在根测的引导下,用H锉K锉扩锉提拉或是拔髓针拔髓。(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有介绍,这里不展开。)

根管长度的“校正法”!!!

用文字叙述不如用简易插图,大家可以更直观!!

 

计算公式如下:

C处未达或是超出的实际长(设为X)=(扩大针现有实际长X用尺子在片子上测量误差之长)除于(片子上扩大针之长)

校正后的实际根长=扩大针现有测量实际长+X毫米

此校正法:可以减少重复拍片,用于误差根长不大的情况,所计算出的数值虽然容易受不同医生的个人估值影响,但基本是可靠的。

补充讲下: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1:测量的时候,如果测量检测的是左边的根管长度,可以把唇钩挂在患者的对侧口角,在口腔视野比较小的情况下操作方便,不受干扰。

2:根测仪禁止用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3:目前临床上常有患牙有烤瓷冠修复后因牙髓问题再在修复体上面开髓治疗的,严格说属于根测仪禁忌的,因为金属内冠会影响测量值!一般是才有手感测量后直接插牙胶尖。测量常有误差。有种改良方法,大家可以试着采用。即把扩大针靠近金属内管边缘处采用干棉捻包绕或是采用“暂封王”材料包绕或是用一小块白色医用胶布做绝缘处理,结合测量校正法去计算正确根长。这里只是我的做法供大家借鉴。

4:氧化锌标记法:

很多医生反映说做后牙三个到四个根管插针拍片时候,因开髓孔的口径的影响和各个根管的走向不一样,几个扩大针的橡皮浮标会互相

重叠影响浮标的位置。一般是可以采用扩大针与牙胶尖插根管相结合的方法。即上颌6(第一磨牙)颊侧两根用扩大针,腭根用标记好的牙胶尖。

有部分医生认为牙胶尖用于细小根管不方便,因为还没有预备根管。可以采用丁香油调微量的纯氧化锌成稀糊状,用探针的尖端蘸少许,点在扩大针的相应位置高度进行标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橡皮浮标相互重叠挤压,氧化锌可以简便固定在扩大针上,标记明显,不易破坏,去除也很方便。大家可以尝试下。

附上博客发表后,一位牙医网友给我提供的资料,复制粘贴下,

  • 问题1:根管针并未到根尖位置,显示屏却显示已到根尖(过分灵敏,过度显示)
  • 原因1:根管内血液或渗出液过多甚至溢满髓腔
  • 处 理:适当清除,但不可过分干燥
  • 原因2:牙冠表面唾液污染
  • 处 理:清除并吹干
  • 原因3:根管内有较多的残髓或髓腔及根管预备后的残留物,根管内有金属充填物
  • 处 理:清除(根尖孔狭小时有残髓也不影响准确测量)
  • 原因4:有髓底穿孔,根折,根尖孔未形成而粗大,有较粗大的侧枝根管,有明显
  • 的根管形态变异,根管内分杈,位于龈下的残根
  • 处 理:无法准确测量
  • 原因5:根管针接触了牙龈或牙齿周围组织
  • 处 理:根管针避免基础牙龈
  • 原因6:使用了金属柄的根管针
  • 处 理:改用树脂柄根管针

 

  • 问题2:根管针已到根尖较深位置,显示屏却显示较浅位置或不反应〔反应迟钝〕
  • 原因1:髓腔内极度干燥〔特别是粗大根管〕
  • 处 理:向根管内滴入极少量生理盐水
  • 原因2:根管针夹与根管针接触不良,夹或根管针表面有污物
  • 处 理:清洁或更换
  • 原因3:口角挂钩有污物,与口角挂钩接触的粘膜部位过分干燥
  • 处 理:清洁或更换挂钩,湿润粘膜

最后需要说的是:根测仪最好是手感法与插针拍片三者结合,才可以提高根测的准确性。但很多基层没有X光设备或是因拍片成本及辐射的问题,没法每个牙齿都用X光的。在现有的环境下,提高自己操作和驾驭根测仪的准确性,也能活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比较无奈就是了。

以上文字都是在空余时草草写成,请见谅!愿新的一年里诸位牙医朋友们会有新的开始!愿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