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桩的粘接和固位
浏览量:2726 发布日期:2014-08-06
目前认为,纤维桩需用树脂粘接剂粘接。现代粘接理论认为,树脂与牙本质胶原形成的机械固位是主要的粘接力。
粘接过程可分为3 个关键步骤:
1)处理牙本质表面即酸蚀。2)构建混合层基础。3)树脂水门汀粘接。其中混合层的形成是关键。
另外,粘接剂和水门汀并不是同一概念,二者联合应用才能完成粘接。影响粘接效果的因素很多,牙本质是影响因素之一。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根管内不同位置的牙本质小管密度不同,根管酸蚀后粘接面积颈1/3 增加202%,中1/3 增加156%,根尖1/3 为113%。而且,混合层厚度与牙本质小管密度有关。牙本质小管密度低,混合层薄,反之亦然。
另外,如果牙本质的污染层不完全去除,就会影响混合层的形成,造成粘接强度的降低。有学者用电镜观察了一步法粘接系统和三步法粘接系统在粘接纤维桩时界面形成的树脂突和树脂牙本质交互渗透区(resin dentininterdiffusion zone, RDIZ)的形成情况,发现三步法系统可形成更多的RDIZ 区,提示三步法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高于一步法系统。
研究发现,桩与牙本质粘接后的牙本质应力比粘接前小。为了模拟口腔内环境,一些学者对4 种桩核系统修复的牙齿进行1×106 次循环加载,发现石英纤维桩和铸造桩的粘接强度无差异,表明纤维桩树脂核就固位力而言完全可替代传统铸造桩核。除了粘接作用,树脂粘接剂的应用还能封闭纤维桩与牙本质间的缝隙,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研究发现,用同种粘接材料粘接的不锈钢桩和碳纤维桩之间的微渗漏值差别无统计意义。而用不同的粘接剂粘接的桩微渗漏量有显著差别,用树脂水门汀粘接的桩,其微渗漏值显著低于用玻璃离子和磷酸锌粘接者。有学者用液体渗透法测试了不锈钢桩、玻璃纤维桩、氧化锆瓷桩和聚乙烯纤维桩的冠向微渗漏情况。结果发现,在6个月内的任何时间段,聚乙烯和玻璃纤维桩的渗漏量显著低于其余两种桩,而且玻璃纤维桩的封闭性随时间延长而显著提高,说明就此性能而言,玻璃纤维桩较其他类别的桩有显著优势[24]。一些学者则比较了粘接剂不同和根充材料中有无丁香油酚对纤维桩微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步法粘接剂All bond 2 的渗漏值显著低于自酸蚀粘接剂Panavia 21。他们认为,这是因为三步法粘接剂形成的RDIZ 区比自酸蚀粘接剂厚,封闭性好的缘故。
另外,他们未发现丁香油酚对微渗漏值有显著影响。说明只要认真处理根管,是可以避免其影响的。学者们评价了桩固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粘接剂的应用、桩材料、桩的表面处理和桩的形态都会对固位产生影响。平行桩的固位强于锥形桩。大多数桩表面处理对固位有帮助。有学者评价了玻璃纤维桩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其固位力的影响。为了符合临床实际,研究者在测试前对纤维桩进行了人工老化处理:在纤维桩粘接后,对其施加了热循环载荷5 ℃~55 ℃ 7 500 次和30 万次30 N 大小的循环载荷,以模拟口腔环境的影响。共对纤维桩进行了4 种表面处理:酒精清洗、酒精清洗加底涂剂处理、喷砂、喷砂加底涂剂处理。其相应的固位力为:(375.9±85.0)N、(421.2±46.8)N、(534.8±65.8)N、(555.8±86.9)N。分析表明,底涂剂处理对增强固位并无效果,而喷砂可显著增强纤维桩的固位力。
研究发现,对2 种纤维桩进行热循环加载5 ℃~55 ℃ 3 000次,其固位力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对树脂粘接的纤维桩的热应力不必要过于担心。但也有学者认为,热应力会造成纤维桩的固位显著下降。虽然大多数学者肯定树脂粘接剂的作用,但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有学者比较了磷酸锌粘固粉粘接的不锈钢桩和树脂粘接的纤维桩的拉伸粘接强度,不锈钢桩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纤维桩。但有学者则为树脂粘接效果目的不理想给出了部分原因。他们按临床常规操作进行根管治疗,再用钻制备根管,酸蚀,冲洗后用SEM观察根管牙本质表面,发现有大片区域被碎屑、牙胶和污染物覆盖而不适合进行粘接。而其他学者则认为,纤维桩的固位力主要来自于桩与牙本质间的摩擦力,而不是粘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