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 /树脂桩核的粘接与固位

浏览量:1986   发布日期:2015-05-20

纤维桩自推出以来以其优良的机械性能,无腐蚀,耐疲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易拆除等优点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表明,与金属桩和瓷桩相比,纤维桩大大降低了根折的发生率,目前尚未见到根折发生的报道,临床成功率的报道也很高 [1-3]。实验研究表明,在断裂强度的力学测试中,纤维桩的不利破坏模式 (unfavorable failures)的发生率比金属桩和瓷桩少,所谓不利破坏模式即断裂部位涉及到牙根,纤维桩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桩核本身的破坏或桩核粘接固位的失败,使牙体组织得到保存 [4]。目前对纤维 /树脂桩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粘接和固位的研究,故作者仅对此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1.纤维桩的粘接与固位
 
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涉及到两个界面,一个是根管壁 - 粘接性树脂水门汀界面,另一个是粘接性树脂水门汀 - 纤维桩界面。

1.1 根管壁 - 粘接性树脂水门汀的粘接
 
牙本质粘接一直是牙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牙冠牙本质,纤维桩的出现使研究者对根管牙本质粘接产生了兴趣。根管治疗后管壁牙本质的组织学特征,根管本身不良的粘接面形态,在根管内进行粘接操作时越往根尖的部位越难以保证处理的效果,以及不同粘接材料的特性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根管牙本质粘接,也使得纤维桩的粘接成为一种特殊的粘接方式。根管牙本质粘接树脂突的形成与冠部有所不同,冠部牙本质粘接树脂突是从外周向髓腔的方向形成,根管树脂突则是以相反的方向即从根管壁向外周方向形成,树脂突的外形呈现为倒锥状 [5]。研究表明,粘接性树脂水门汀聚合产生的应力取决于洞型的几何形态和树脂层厚度 [6]。粘接性修复体的形态会显著影响粘接界面的收缩应力,这一因素也称 C因子 [7-8](configuration factor),C因子是指修复体的粘接面与非粘接面又称自由面的比值, C因子高则自由面就少,允许树脂流动以减小聚合收缩应力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根管桩粘接的 C因子很高,也有人认为在齿科粘接中根管内粘接的情形最为复杂。

Bitter等[9]在研究不同牙本质粘接剂和相应的树脂水门汀用于纤维桩和根管牙本质的粘接后发现,使用全酸蚀粘接比自酸蚀粘接形成的树脂含浸层更均匀,树脂突更多。当使用全酸蚀粘接时,根中 1/3和冠 1/3的树脂含浸层更均匀,树脂突更明显,而使用三步法(第四代粘接系统)的根尖 1/3和中 1/3的树脂含浸层比两步法更多,三步法可在酸蚀的牙本质内形成更多的微机械锁结 [10]。纤维桩一般都推荐使用双重固化粘接系统或自凝粘接系统,但透明纤维桩的出现使得光固化粘接系统的使用成为可能。还有学者 [11]认为,使用流动性的光固化粘接系统可以使桩与根管的密合性更好,根管壁的应力分布也更均匀,此外光固化粘接系统不需要混合或调拌,操作上也更简便。桩与根管的粘接强度测试方法有 3种,分别是拔出测试、微拉伸测试和推出测试。拔出测试
 
是指将粘接于根管内的桩从冠方整个拔出的测试,随着粘接强度趋向于使用小尺寸试样测试,拔出测试已逐渐摈弃不用。微拉伸测试需将牙根连同粘接在根管的桩横切成薄片试件,然后再将试件做一定的修整后进行测试, Bouillaguet等[6]研究了粘接性水门汀与根管壁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后发现,在制作该种测试方法所需的试样时很难获得较多数量的测试样品,认为根管内的粘接收缩应力不可忽视;实验中所用的一种固化时间长(化学固化)且具有流动性的水门汀的试样制作破坏率相对最低,该种水门汀因此被认为能降低粘接界面的应力;该实验中多数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往根尖方向趋向于减小,但也有一种双重固化系统例外,可见粘接强度还受到粘接方式和牙根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的影响。推出测试是指将桩从根尖方向推出的测试,以往推出测试的报道多见用于整个牙根或较厚的牙根段,通常这样得到的数值不够准确,因为试件尺寸太大会导致粘接界面的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 Goraci等[12]比较了微拉伸法和小尺寸试件的推出法(又称微推出法)对纤维桩 -根管牙本质粘接强度测试的影响,使用微拉伸法的试件制作破坏率很高且所得到的数据均为非正态分布,而微推出法无试件制作破坏,所得数据为正态分布,变异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该研究认为微推出法更适宜用于桩与根管的粘接强度测试。该研究还显示全酸蚀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更高且冠方的粘接强度大于其余部位。

1.2粘接性树脂水门汀 -纤维桩的粘接
 
纤维桩在牙根内粘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结合,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较少。通常认为喷砂的表面处理会使纤维桩丧失部分体积,导致桩的密合性下降,水门汀的厚度增加,可能会降低固位力,但是有研究表明 [13],当使用某种自酸蚀粘接系统时,喷砂处理并没有降低纤维桩的固位力,研究者认为,此种情况下纤维桩的固位可能取决于牙本质 -水门汀界面的结合强度,即牙本质 -水门汀界面的结合强度相对于水门汀 -纤维桩界面的结合强度更弱,粘接破坏最先发生于牙本质 -水门汀界面。其实纤维桩在根管内的固位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最后主要取决于根管壁牙本质 -水门汀的结合与水门汀-纤维桩的结合以及这两者结合强度的大小。

Prisco等[14]对 4种纤维桩和两种粘接性树脂水
 
门汀(分别是化学固化和双重固化)的不同组合的水门汀 -桩界面的剪切粘接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剪切粘接强度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该研究所做的有限元应力分析表明:纤维桩的类型对于水门汀内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值没有显著影响,即应力分布与使用何种纤维增强的桩无关,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2树脂核与纤维桩的固位

Quintas等[15]研究了光滑碳纤维桩的不同表面处理对树脂核固位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光滑碳纤维桩进行喷砂,用深度切割金刚砂车针打磨表面,桩的冠部加工成部分缩窄的外形这三种处理方式都能增加纤维桩与树脂核的固位,且与预成的锯齿状碳纤维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光滑碳纤维桩冠部的表面形态来增加桩与树脂核的固位。使用锯齿桩碳纤维桩虽然能够增加树脂核的固位,但是这种锯齿状的机械加工可能会降低纤维桩本身的机械强度。
 
不同的树脂核材料和桩材料对固位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纤维桩的树脂核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从传统的微填料混合型 (microhybrids)到流动性树脂( flowables),从光固化组分到化学固化组分,都可以用于制作核。硬度相对高的自凝树脂可能会给外面的牙冠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持,而更具弹性的树脂如流动性树脂和光固化树脂则有更好的操作性和与纤维桩良好的密合性。关于采用何种类型的树脂材料做核效果最好目前尚无定论[16]。Aksornmuang等[17]研究了一种双重固化的树脂核材料(固化时加光照)与不同纤维桩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实验所用纤维桩树脂基均为环氧树脂基质,增强材料分别为玻璃纤维和石英纤维,结果发现当在桩的表面使用一种含有 γ -MPS的硅烷偶合剂时可增强纤维桩与树脂核的粘接强度,这可能跟增强材料含有二氧化硅有关;使用同一种双重固化的树脂核材料时,增加对粘接剂的光照可增加与玻璃纤维桩的粘接强度,但对石英纤维桩则无影响。石英纤维具有良好的光传导性,当对树脂核进行光照固化时,光子可通过石英纤维的传导间接引发桩表面的粘接剂的固化,从而使得石英纤维桩表面的粘接剂的机械性能更好;超微结构显示两种纤维桩与树脂核的破坏模式也有所不同,石英纤维表现为界面的破坏,而玻璃纤维桩表现为桩本身结构的损坏。